时间:2025-08-11 12:45:10 点击:27
当过父母的人都清楚,孩子的教育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在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后便会开始叛逆,且这种叛逆是无法避免的。在孩子叛逆期的时候,许多父母都可能会采用打骂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那么在孩子处于叛逆期时父母该如何教育呢?这成为了许多家长关注的焦点。
1、全人青少年素质教育学校(社会实践教育)
2、兴华励志叛逆特训学校(专业性强)
3、知恩特训学校(课程设置全面)
4、湘学教育封闭式叛逆学校(全面矫正)
5、雷鹰叛逆教育训练基地(心理干预)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
1、采用心理辅导、军事化管理、军事拓展、法制教育等多种手段,根据孩子性格特点匹配适合的心理老师进行深入交流,精准定位问题,制定个性化心理疏导方案。
2、是一家以拯救网瘾、叛逆、厌学、逃学、离家出走、早恋、脾气暴躁青少年为己任的素质教育学校。主要面向10 - 18岁的青少年,专注问题青少年心理教育、行为教育、文化教育。
3、青春期叛逆孩子特训基地是一家专业教育咨询机构,专注于问题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品行重塑、文化熏陶、劳动实践及特长培养。
4、学校秉持“爱心、耐心、责任心”的核心理念,通过专业的教育团队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助力孩子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5、近年来在叛逆教育领域崭露头角,以阳光、积极的教育环境为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与健康价值观,通过丰富多样的户外活动与体育运动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潜能。
想让孩子不玩手机,家长得做好这几点
一、不能太严格
有得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规定了每天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比如每天写完作业看20分钟,周末可以看2个小时等等。有的孩子能遵守,但大多数孩子如果没有大人盯着,会一直看。
这个方式好的一点是从小让孩子有时间意识,听话的孩子,也能养成习惯。不好的一点是管的太严,等孩子大了,有更多的机会拿到手机的时候,容易产生“把之前没看过的时间都看回来”的心理。
可以从小让孩子接触点游戏,刷刷视频,但家长要能够陪在身边,或者时刻提醒孩子,不能入迷,不能被游戏控制。
二、立规矩,要尽早
如果想让孩子不沉迷手机和游戏,那么就早点立规矩。在孩子刚接触游戏的时候,就跟他规定好玩的条件,玩的时间,不能玩的时间。这个年龄,越早越好。如果孩子6、7岁接触,那么就从6、7岁立规矩。
孩子年龄越小,越听话,家长可以循序渐进,时不时耳提面命,在潜移默化中,这种规矩就立起来了。我家两个小孩,没控制过看电视,偶尔也能玩手机,但有一条:让他们上交手机,关掉电视,就得关掉。
关掉的时间一般是要学习,或者睡觉。
这个底线是不能破的,如果家长连这个底线都坚持不到,那就很难说不让孩子玩。
三、家长要有自己的坚持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玩手机,玩游戏,气急败坏,砸手机,砸平板,也没有把孩子的坏习惯改过来。已经到了砸手机的地步,就有点晚了。在你看到孩子有沉迷手机的苗头的时候,就得想办法控制孩子玩的时间了。
如果孩子拿不到手机、平板,他还怎么玩?你说藏哪里孩子都能找到。那你就随身带着,带到公司,放公司里,他还能找到吗?
还有说孩子自己有零花钱,他自己会买手机用,这一般是在上初中以后了,那么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不能让孩子手里有太多零用钱,平时能买个零售就行了,动不动就给孩子几百块钱,然后告诉他随便花,人家可不得想办法存着买手机嘛。
在孩子快入迷的时候,你突然把手机拿走,孩子会哭、会闹,你一定要坚持住。不要稍微哭闹一下,你就不忍心,又拿出来了,那永远没效果。
孩子的哭闹同样有时间效果的。第一天哭的最凶,第二天就缓和一些,到后面,他就慢慢习惯没有手机的时光了。
四、给孩子寻找其他乐趣
如果你把手机拿走了,电视关了,也不陪孩子玩,那孩子肯定会无聊的。这时候你得帮孩子找其他好玩的事情,分散他的注意力,不让他一心想着手机,同时也培养他新的乐趣。比如:带孩子做户外运动,到公园里找别的小孩玩,或者去图书馆,游乐园等等。孩子有的玩,他也就吵着要手机了。
五、家长的教育很重要
如果家长与孩子一直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对孩子的引导还是有很大作用的。比如家长对游戏的看法,你希望孩子对游戏的态度,都能在平时的沟通中传达给孩子。我不让孩子玩游戏,我会告诉孩子主要是因为他们还小,没有自控力,一玩就沉迷进去了,等他们大了,上大学有自控力了,想玩再玩。
其实到那时候,没玩过游戏的,基本也没多少兴趣了。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不用那么正式,在平时的聊天中,聊到了,顺口提两句,孩子能听进去。如果你一本正经地说一堆,为他好啊,这个那个的,孩子还容易反感。
总之,想让孩子不沉迷手机和游戏,就得早立规矩,早点教育,同时培养孩子其他乐趣。
叛逆孩子问题的根源可能来自于家庭教育,家长们应该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如果家长可以跟孩子建立真正的沟通和信任,或许可以避免孩子成为叛逆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