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2 18:17:06 点击:3
自闭症不是一种后天疾病(acquired disease)。自闭症是一种发展性障碍(developmental disorder),目前与学习障碍,注意力障碍(ADHD)等归为一类。与疾病(disease)不同的是,疾病病因已知,并可能被治愈;而“障碍”(disorder)是一系列各个方面的症状(symptom)同时出现,病因不详,所以根本谈不上“治愈”,最多也只是针对性地减轻一些对患者有害的症状(如易导致自伤的行为,感统失调,语言障碍,社交困难等),并帮助患者发展一些适应社会的技巧。
1、康语儿童康复中心(综合干预)
2、星贝育园康复中心(先进康复理念)
3、大米和小米(持续跟踪反馈)
4、东方启音(康复经验丰富)
5、博爱儿康(个性化干预)
1.机构系统化课程评估,根据孩子能力等级不同按照个性化情况设定治疗方案。
2.个性化方案:针对每位自闭症患者的不同需求与特点,设计并实施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提供个性化训练服务,制定与之匹配的个别化训练方案,将孩子发展问题的范围较小化,直击孩子发展痛点,确认更完善的解决问题的目标及周期,制定与之匹配的个别化训练方案。
4.是一家致力于儿童言语与智能发展的专业机构,为发育迟缓、自闭症、唐氏症、听障等言语障碍儿童提供个性化训练课程。
5.精准化评估与个性化训练,全面分析孩子的发展现状与能力水平,直击孩子发展痛点,确认更完善的解决问题的目标及周期,制定个别化训练方案。
自闭症有什么特征?
一、人际关系障碍
1.没有依恋行为。不理人、自己玩自己的;不粘人,(不会像一般孩子一样缠着大人不放,喜欢大人抱他、逗他、陪他玩)。有人形容他们把父母视为“生活的工具”,要吃什么东西才去拉他们的手,(而不是“情感对象”)平常没事就不理妈妈。
2.对亲人和生人的反应没有很大的差别。看到妈妈来了,爸爸下班了,不会表现出特别高兴,常常是没有什么反应;看见陌生人也不害怕,不认生。
3.对人际关系不感兴趣。对团体游戏活动不感兴趣,很少主动找人玩,很少主动参与一群人的交谈,也很少能和他人维持真正持久的友谊。随年龄增长,有些会在人际关系上有所进步,但仍表现出对“人”不感兴趣的特征。
二、沟通障碍
1.语言沟通障碍。即通常所说的语言发育迟缓。许多家长之所以带孩子到医院,就是因为“几岁了,还不会说话。”主要表现还有:咬字不清,说话速度太快,音调太高或太低;说个别字词、而不说完整的句子;仿说现象明显,如背诵诗歌、广告词,或重复他人的问题;难以交谈,如被动回答,答非所问,重复提问,话题单一;人称代词错用,常常是不用人称代词,“我”与“你”混淆。
2.非语言沟通障碍。不使用眼神传达信息或感情,眼光常飘忽不定;不会用手势、表情、身体动作与妈妈或其他人交流。
三、刻板行为
1.对人、物的固定反应。对亲人或生人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不懂得应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有所变化;对待玩具或某些物品有固定的摆放或摆弄方式;对于某些物品有依赖性。
2.日常生活中有固定的仪式。往往表现在吃饭前后、睡觉前后,上厕所前后及出门前和刚回家时,会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这些都被称做仪式性的行为。
3.自我刺激。很多自闭症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固定的“使用方法”,例如:斜眼看人,走路踮脚尖,玩自己的声音(叫、笑、自言自语)用手摸嘴唇、耳朵或其他身体部位,玩手指、拍手、跺脚,身体前后摇晃,原地转圈等。
四、对外界反应异常
1.反应过弱。很多自闭症的父母形容孩子“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因而有过带孩子去看耳鼻喉科的经历。他们常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已,若无其事的样子,好象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外界发生的事情沾染不到他们。
2.反应过强。也有很多自闭症的孩子,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微小的改变,以及一般人不以为然的小刺激,他们却有很强烈的反应,如用双手捂住耳朵,好象能听到旁人感觉不到的声音刺激,也有人对某些气味、色彩、形状、质感等反应过于兴奋或恐惧。
孩子被确诊为孤独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不能以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去面对,那样只会使您和孩子的未来都永远在“孤独中”度过。放下包袱,超脱出来。生活中将会有很多的好心人向你伸出手,和您一起去创造幸福,您和孩子的生活一定会重新洒满阳光!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详细内容,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或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期待您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