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26 15:53:31 点击:21
很多自闭症儿童在确诊之后,家长终日以泪洗面,认为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自闭症这种疾病造成的。其实,有很多孩子的某些行为问题是与家长、家庭成员及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教养方式有着直接关系。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过程也相当漫长,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1、康语儿童康复中心(个性化干预)
2、大米和小米(特色康复课程)
3、东方启音(专业治疗)
4、博爱儿康(持续跟踪反馈)
5、雅恩健康(家庭协助)
(以上排名来自网络,不分先后,仅供参考)
1.在孩子开始康复训练后,综合测评结合各阶段测评,适时把握进度。
2.小组化模式:增加小组活动量,促进孩子将技能从一对一环节过渡到小组、集体活动等不同场景,进一步提升应用能力。
3.专业测评团队为孩子提供言语、语言发展及沟通能力的评估,作康训测评,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个人康复计划。
4.作为一家专业儿童康复机构,主要从沟通交流、学术知识、游戏技巧、日常活动几个方面入手,采用1对1个训及小组课堂的形式,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全面提升孩子的各方面能力。
5.实时跟踪记录课程,让家长紧跟孩子成长节奏,持续性巩固,通过家校融合实现双倍教学效果。
自闭症的刻板行为表现?
自闭症孩子这样的行为种类很多,很难全部列举,大致分为三大类:
1.身体动作的重复和刻板
经常看自己的手;经常仰头看灯;无意义的双手的或单手扭动等怪异动作;无聊时玩手指,兴奋时挥舞或扑动双手;前后或左右摇晃身体;原地转圈或围着圈跑;在客厅直线来回跑;反复上下楼梯;斜眼睛看线条或朝某个方向看;经常踮脚尖走路;接触任何东西都要嗅一嗅、舔一舔或咬一咬等...
2.对物体施加的重复、刻板行为
反复开门、窗或抽屉;观察不断开关的自动门;旋转圆形的物品,例如球、车轮、盘子、奶粉罐等;长时间观看转动的风扇、排气扇、空调室外机的扇叶、发廊门口的转灯等;反复排列积木、车、饮料瓶、鞋子、盒子、凳子等;按某种方式排列物品,例如相同颜色或形状的排列在一起,饮料瓶上的商标要统一方向排列等...
3.仪式性行为
例如看见厕所就一定要尿尿;出门前一定要关灯、关电视、关门;做某个动作后说一句固定的话,坚持按固定的路线去商场;反复看同一个电视广告;重复唱某一首儿歌或经常背一些广告词;手里经常拿着同样的物品不肯放下;反复坐电梯;喜欢看电子屏幕中移动的字等...
4.重复学习行为
主要表现为对字母、数字、文字感兴趣,留意书的页数、车牌的数字、电梯到达的楼层数、公共汽车线路数等;每天重复画相同的人物或物品;喜欢研究地图、国旗、公共汽车线路、地铁线路;对各种汽车标志、银行、空调、电视台的标志很有兴趣等...
5.强迫性思维
一些患儿喜欢问问题,且常常是与科学、自然、生物、音乐、艺术等有关的问题,初始给人感觉显得“聪明有水平”,但反复多次后会令人生厌,甚至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例如地球为何是圆形?地球到月亮有多远?一年为何有365天?对某个问题的观点常常固执己见,难以说服。
儿童自闭症康复训练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征,在不同阶段规划出不同的内容,一定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并根据孩子的掌握程度随时进行调整,才能最大化地让孩子获益。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详细内容,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或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期待您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