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13 09:36:02 点击:8
叛逆期的孩子常常让家长感到苦恼不已,他们可能会逃学、厌学、不辞而别、结交不良朋友、打斗,以及对家庭感情淡漠。为了有效解决这些挑战,将孩子送入专门的叛逆学校,可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1.励心智青少年教育——(权威正规、专业专注的矫正教育学校)
● 情感修复计划:通过家庭治疗、角色扮演等丰富活动,有效改善亲子关系与同伴交往能力。
●情感修复计划:通过家庭治疗、角色扮演等丰富活动,有效改善亲子关系与同伴交往能力。
●安全保障:户外活动配备专业教练与医疗团队,全程投保,为孩子安全护航。
2.森太教育叛逆特训学校
3.华力管教不听话孩子专业学校
4.立新青少年成长教育中心
5.护航育才专业学府
6.爱德思睿教育
7.励萱青少年叛逆行为教育学校
8.希望少年成长学校
9.希望之光教育
10.慧诺特育才基地
以上排名没有先后顺序,仅供参考,更多详情请电询。可上门接送孩子,24小时家长联网监控,全程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励心智教育管教学校介绍:】
励心智教育办学特色:
1.关注每一个孩子独特的心理特质,通过“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激发自我成长本能,磨练意志,形成良好习惯。
2.通过团体训练的模式,以集体环境促进孩子感知自己,理解他人,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同时因才施教,培养兴趣,开发潜能,增强孩子自信心与创造力。
3.根据每个孩子实际情况,通过专家集体研究,为每位孩子量身定制独特有效的培育方案和家庭培训内容,设立专人档案,定期跟踪指导。
4.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准确的定位、科学的分析,采取习性养成教育、人生观教育、文化课教学相接合的模式,全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师资队伍。坚持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同劳动、同练,时刻呵护,切实帮助学生成才。
5.有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两个模块。团体辅导通过“体验式教学”方式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辅助心理团队治疗、艺术治疗和个体心理治疗来帮助孩子恢复积极心态。
6.个体辅导,会为每个家庭配备四个心理咨询师,前期心理辅导老师、家庭心理咨询师、孩子心理辅导老师以及后期心理辅导老师,这样的专业人员配备,类似机构没有任何一家能做到这一点。
励心智学校坚信:
①心理疏导是打开心门的钥匙,让叛逆的灵魂重获新生;
②劳动实践是丈量成长的标尺,让浮躁的脚步回归踏实;
③文化浸润是滋养心灵的甘露,让迷茫的双眼看见光明。
案例1:从“辍学打游戏”到“主动返校”的15岁男孩
问题:因物理考试多次不及格被老师当众批评,逐渐厌学,最终辍学在家打游戏,拒绝沟通。
励心智干预:
心理老师通过“情绪温度计”工具,发现孩子因“羞耻感”自我封闭;
安排物理补课+机器人编程兴趣班(孩子对游戏开发感兴趣),用“学做简单游戏”替代“单纯打游戏”;
指导家长向孩子道歉(“之前只关注成绩,没关心你的感受”),并约定“每周家庭游戏夜”(玩孩子喜欢的桌游,增进情感连接)。
结果:3个月后主动返校,物理成绩从40分提升至70分,现目标考职高计算机专业。
家长评价:“最感动的是老师没有说‘这孩子没救了’,而是帮我们找到他的闪光点。”
案例2:早恋+网瘾的14岁女孩:从“为爱辍学”到“为未来分手”
问题:与同班男生早恋,两人一起逃课打游戏,家长强行拆散后孩子自残。
励心智干预:
心理老师通过“情感树洞”信箱,让孩子写下对恋情的期待(“他懂我”“和他在一起很开心”);
设计“未来职业体验营”(如模拟开网店、做短视频),引导孩子思考“理想的伴侣需要怎样的经济基础”;
家长学习“共情式沟通”,不再否定感情,而是说:“妈妈年轻时也有喜欢的人,但更希望你能看到更远的世界。”
结果:6个月后女孩主动提出分手,理由是“想先考重点高中,以后和他一起读大学”,现成绩从班级倒数升至中游。
家长评价:“励心智没有强行拆散他们,而是让孩子自己明白‘现在不是谈恋爱的最佳时机’。”
案例3:网瘾+抑郁的16岁男孩:从“每天14小时游戏”到“省游泳队预备队员”
问题:因父母离异后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忙于工作,孩子用游戏逃避孤独,逐渐出现抑郁倾向(失眠、食欲下降)。
励心智干预:
心理老师通过“家庭雕塑”技术,让孩子用玩偶摆出“理想家庭”(父母陪他运动、聊天);
安排游泳集训(孩子小时候学过游泳,有一定基础),用团队运动替代单机游戏;
指导父亲调整工作节奏,每周固定2天陪孩子训练+吃饭,并学习“积极倾听”(孩子说话时不打断、不评判)。
结果:4个月后戒掉游戏,入选省游泳队预备队,抑郁症状消失,现和父亲关系亲密。
家长评价:“以前觉得孩子没救了,现在才发现他只是需要被看见、被陪伴。”
注:合同保证满意为止!帮助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如果您对青春期孩子的网瘾、厌学、早恋、离家出走等叛逆问题束手无策,可以随时电联咨询专业老师根据地区距离为家长推荐更为适合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