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28 16:43:44 点击:19
自闭症既是一种障碍,也是一种不同的认知方式。从谱系的一端到另一端,每个自闭症患者的症状和个体发展都是独特的,没有两个自闭症患者是一样的,所以很难将自闭症这个群体一概而论。由于“低功能”和“高功能”患者均属于同一个谱系,并且无法明确划分二者的界限;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自闭症患者也逐渐由“低功能”向“高功能”一侧移动;因此,我们更需要针对每一个患者独特的状况进行测评,针对他们的能力与困难因材施教。
1.康语儿童康复中心(个性化服务)
2.东方启音(专业治疗)
3.博爱儿康(多元化康复训练)
4.雅恩健康(专业团队)
5.大米和小米(资源丰富)
(以上排名来自网络,不分先后,仅供参考)
1.自创办以来,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促发展的办学理念,成功帮助大量的语言障碍者矫正发音,让他们恢复标准流利的语言。
2.个性化干预服务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制定个人康复计划,整合联动线下与线上资源与服务,为孤独症万千家庭保驾护航。
3.注重患者的长期跟踪与评估工作。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和治疗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计划,确保患者能够持续获得有效的治疗和支持。
4.机构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定期举办家长培训会,教授家长如何在家中延续康复训练,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这种协作有助于增强康复效果,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5.个性化干预计划:每个自闭症患者的症状和需求都是独特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这种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康复效果。
当家有自闭症孩子,父母的这些做法不可取!
1.太过于宠溺与呵护
一般自闭症孩子家长都会太过于宠溺与呵护孩子,因为家长通常会敏锐的观察到孩子的异常,而且在确诊之后,家长可能对孩子的状态以及都有或多或少的焦虑和担忧,而且有些家长短时间内无法接受孩子患病这个事实,可能通过宠溺孩子的方式来平衡自己的心里,没有积极的进行干预训练,他们可能觉得自己过于呵护孩子,爱孩子,孩子就会好,寻求让自己舒服一点的心里,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对此毫无办法,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孩子的病情,也不知道怎样做才可以真正帮助孩子。当家长对孩子过于宠溺或者呵护的时候,没有及时进行干预和训练,会耽误孩子的康复,甚至加重孩子的病情。
2.过于自责和转移责任
过于自责和转移责任,是很多自闭症儿童的一种心里,他们有时候为了拒绝接受事实,会各种想象,他们也会自责自己让孩子没有一个健康的身心,他们经常自我否定,而且有些父母也会转移责任。而且目前没有明确有效的方法让自闭症完全痊愈,面对种种的未知可能型,家长会焦虑,有时候比较消极,这个时候也容易过于自责和转移责任。
3.有着不合实际的期望
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孩子确诊自闭症之后,家长很积极的配合治疗和干预,他们总是拿自己孩子和正常的同龄孩子相比较,希望孩子向正常孩子一样发育。但是往往现实是残酷的,他们尽管和努力的去配合干预治疗,很努力的付出,但是可能孩子的进步有限,从而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好。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面对自闭症儿童,我们不应该去歧视,更不应该去抛弃。他们更需要健康的成长环境,更需要这个社会的关爱与包容。相信爱可以一点一点融化他们心中的“挡板”,也相信更多“星星的孩子”可以早日康复,融入到这个多彩世界的欢声笑语之中。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详细内容,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或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期待您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