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25 17:25:32 点击:22
孤独症并不像病毒性感冒一样可以自愈,也不像炎症一样有药物可以治疗,更不像龋齿那样能够剔除重建,它是一种需要通过长期康复训练来实现功能改善的疾病。理性看待康复训练在选择康复方案或者干预方法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孤独症谱系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有神经心理基础的障碍,没有任何一种药物或者干预方法能够达到“治愈”的效果。
1.康语儿童康复中心(个性化服务)
2.大米和小米(专业治疗)
3.东方启音(多元化康复训练)
4.雅恩健康(专业团队)
5.星贝育园康复中心(资源丰富)
(以上排名来自网络,不分先后,仅供参考)
1.国际专家特训与核心师资团队联合掌舵,同步国际前沿训练技术,专业的教师团队为您提供一站式专业康复训练。
2.家长支持系统,家长心理辅导,家庭训练指导,家校强强联合,确保儿童高频强化,直击儿童弱项,一对一订制训练康复项目。
3.促进多学科合作:自闭症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与协作。康复机构能够整合医疗、心理、教育等多个领域的资源,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治疗服务,提高治疗效果。
4.主要针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等儿童的早期干预、早期强化。
5.一对一专业测评,根据每个儿童发音不同,制作与儿童发育相符的康复训练课程,促使干预有效。
新手自闭症家长容易陷入的误区
1.盲目进行感统训练
“感统”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而感统失调常见表现是身体运动、感觉运动的不协调。
由于每个孩子的感统失调程度有所不同,所以感统训练要做多久,还要看孩子本身感统失调的情况而定,家长不可盲目地依靠感统训练来解决孩子的所有问题。一定要依据孩子的系统评估结果,针对孩子的具体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个训化干预。
2.着重认知训练,忽略社交训练
部分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的认知能力,却忽略了社交技能是自闭症孩子很明显的弱点,导致孩子到了十几岁还不知道如何进行基本的社交,比如如何维持眼神,如何引起别人注意,如何进行交流等。
社交训练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孩子适应环境,因为所有训练的目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尽量融入社会生活。而基本的社交训练也并非一定要在同龄群体中进行,实际上最初的社交训练就是孩子和父母的社交,然后泛化到面对一个到多个同伴的社交。
所以在家庭一对一训练中,进行基本的社交能力训练是孩子通向融合的基础。
3.认为融合教育“越早越好”
所有早期干预的最终目的都是将孩子送入主流学校,但是并非越早进行融合越好,也不是每个孩子最终都能去主流学校的。
许多并没有准备好的孩子进入融合环境中,非但不会“和正常孩子待久了就会好了”,反而会因为环境中过大的压力和负面的社交体验,越来越不好。比如有个家长说孩子上学后,跟不上其他孩子的进度,很多字不会写,差距越来越大。
所以,如果孩子能力还不足以融合主流教育环境,家长不必强行将孩子送进去,不然孩子和家长都会很有压力。孩子应该在家庭训练中做好基础训练,再逐步地辅助孩子过渡到校园中去。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家长们平时一定要多注意一下孩子的健康情况,一旦发现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就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一下,这样我们才可以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对孩子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利的。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详细内容,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或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期待您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