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产生了课外辅导
(1)以前孩子“怕”老师,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老师教什么孩子听什么,现在的孩子不那么"怕"老师。
反思原因:多是家里的小皇帝,老师严厉教导几句,回家孩子一复述,有的顺着老师意思教育一下自己的孩子,有的脾气急躁的家长可能会当着孩子的面发一些牢骚和不满。更有甚之,去指责老师的工作方式。久而久之,孩子不说了,老师不敢再严厉了。孩子学习状态松懈了,怠慢了,成绩就不甚理想。
(2)竞争意识增强了,老师课上讲述的内容已不能满足个别优生的知识储量。
反思原因:现在班容量达到55以上,一个老师带一两百个学生。在短短的授课时间内,紧锣密鼓的把课本知识讲述一遍,还要应对小测,月考,期中,期末等检测。课后还得给孩子们批复作业,备课。在这样的辛勤工作中,老师尽到了应尽的义务,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学到了书本上应会的知识。为了顾全整体,除去课本知识,难度更深的题型老师已无多余的时间和精力为学生们拓展。综上所述,出现两种情况:①没有认真听讲的,基础知识没完全透彻的学会。②个别优生需要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3)溺爱现象普遍了。老师敢担责任,可担不起指责和投诉。
反思原因:当孩子犯错了,老师及时纠正了,和家长沟通了。回到家里,孩子可能被在训斥一顿,几次三番。有些过于骄纵的孩子,借着上学的名义离家出走了;有产生心理问题的;有个别孩子迫于压力做出更极端的事情。状况发生了,在焦虑与焦灼的情绪下,家长们言论倾向于老师施压造成的,更有甚之在重重问题未弄清的时候,去学校等场所去投诉。老师兢兢业业的教导,因个别极端的家长和学生寒了心。在这种时态下,做为家长有没有站在老师的角度下去思考呢?
这时问题就出现了,怎么办?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们着急了,东奔西走,四处打听给孩子们找补习班。可是补习班模式真的选对了么?